文稿:莫淑瑶 图片:黄宇浩 谭佳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10月23日晚,小妲己直播app-小妲己直播app下载
在小妲己app
214报告厅举办“青春思享荟”主题沙龙。小妲己app
团委书记杨洋老师、团委委员林文潮老师、全体团支书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由电信232班的李万琪同学主持。她介绍道,本次青春思享荟作为广西大学青年学生思想交流与成长分享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不同视角的青春故事与时代思考,激发青年学子在思想碰撞中汲取前行动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主题宣讲环节中,来自广西大学“00 后”君武青年讲师团龚芯沅同学以《崖上刻 “魂”,心中立“根”》为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思政宣讲。
龚芯沅同学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出发,带领大家重温镌刻在桂林山水间的红色印记——摩崖石刻。通过“凿穿恐惧的呐喊”、“凿不灭的文脉”、“凿能传承的志气”三个篇章,她带领同学们走近那段峥嵘岁月,感悟崖壁上刻下的民族魂。
在她的讲述中,何宣将军在战火中带领士兵刻下“西南保障”四字,以岩石为笔,写下了中华民族“寸土不让”的坚毅;陶行知先生在轰炸声中创立“岩洞教育”,以信念守护知识的火种;吴迈律师以“卓然独立天地间”的刻痕,镌刻民族风骨与法律人的正气。
“大家守护的,从来不是一座城、一条江,而是整个民族的尊严与未来。” 她的声音平稳而坚定,仿佛在复述八十年前的誓言,也在回应当代青年的信念与责任。这份守护穿越了岁月,变成了我们心中坚定的信仰和担当 。龚芯沅说道:“炮火可以摧毁建筑,却打不垮中国人学习知识、培育后人的决心”,石刻的刀痕,是战争的印记,也是信仰的脉搏。
龚芯沅同学进一步指出,青年一代的“凿痕”,应当刻在自己的行动中——在学术殿堂拒绝随波逐流,以研究守护真理;在基层田野扎根实践,用担当回应民生;在国际舞台上不卑不亢,以知识讲好中国故事。
宣讲的最后,龚芯沅表示:岩石的硬度是八十年前的答案,青春的密度是我们今天的回答。

本次青春思享荟用历史的温度触动心灵,让青年学子在思考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崖壁的刻痕里,我们读懂了“魂”的力量;在心中的信念里,我们立下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根”。
一审一校:杨洋、黄千芊
二审二校:夏士岚
三审三校:赵进创